83年次的陳怡仲,是唯一進入歐洲創新學院的台灣人。去年從逢甲大學化工系畢業,大四時到大陸北京交換,再經由北京清華大學成功申請到位在義大利,由史丹佛以及柏克萊等世界知名大學,共同設立的歐洲創新學院,與來自世界各地頂尖學校的學生一起學習,陳怡仲說,「年輕的生命如果沒有珍惜青春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,是一件很可惜的事」,非得出去闖一闖,才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。83年次的陳怡仲,是唯一進入歐洲創新學院的台灣人。圖/陳怡仲提供 分享 facebook 因為父母都在國外工作,陳怡仲從國中開始,就一個人住校或在外租屋,必須強迫自己獨立,常常一個人躲在棉被裡哭,但因為這個痛苦的過程,他才能更認識自己,努力探索自己想要什麼。「我想要改變世界,因此必須踏出台灣,因為世界太大了!」陳怡仲說,出國念書是他從小的夢想,也想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陳怡仲在逢甲讀書時,成功申請到大四下學期到北京科技大學交換一個學期,看到兩岸學子的差異,「我很震撼」。他回憶,在台灣的大學,早上8點10分的課,不少學生8點20分才提著早餐晃進教室,吃完消化一下,一節課就過去了;但在北京,早上8點課還沒開始,教室就已坐滿「溫書」的學生,8點一到,有些老師甚至會立刻鎖上門,不讓遲到的學生進去,「人家是那麼拚命努力學習,而我卻是這樣安逸地過。」在校內,偶爾會聽到「蹦」一聲。陳怡仲說,大部分的大陸學生都很壓抑,因為背負家人的期望,讀書才能翻轉命運,壓力太大,一定要拚到前幾名,畢業後才會有更好的工作機會。他回憶,有天夜晚他在宿舍,隔壁棟傳來「蹦」一聲,才知道是有人跳樓。北京科技大學距離北京大學、北京清學大學很近,陳怡仲常到北大和北京清華,聽世界級大師的演講。他說,必須是北京清華的學生或校友,才能申請歐洲創新學院的暑期短期學習,因此,他就向清華的窗口負責人毛遂自薦,清華也同意讓他以北京清華學生的名義申請,但表明決定權還是在歐洲的學校手上,最後,陳怡仲通過歐洲創新學院的網路面試,順利取得錄取。「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,但跟世界頂尖名校的學生一起學習,充實度非常高。」陳怡仲說,歐洲創新學院的課程除了傳統的授課外,一大部分則是以小組進行專案討論,以創新的角度和創業的角度去著手,「看到世界上有什麼問題需要改變的,就自己親手去解決去改變」,也有很多人因此成立了新創公司。他說,當時覺得世界真是美好,因為身邊每個人都跟他一樣,想為世界做些什麼,這個時候他深刻地瞭解到:「原來我不是孤單的!」中國大陸學生做學問很深入,有很嚴謹的邏輯思維,思想鏈也可以拉得很長,但這一套思考模式,在西方世界不見得適用。陳怡仲說,在創新學院的小組討論時,一開始很痛苦,好幾次差點當場哭出來,因為他極力想用完整的論述和分析說服組員,但始終失敗,因為西方學生認為,應該要先放大思想的廣度,打開自己的心,勇於嘗試,等到了解適合自己後,便直接就去做,做了才會知道如何做,過程中一定會受挫,而重點是如何面對失敗。「只要你肯做,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。」陳怡仲說,以前他對這句話一直很不以為然,但他現在認為,只要朝著夢想去做,雖然會遇到一百萬種困難,但一定可以學到一些經驗不斷成長,更了解內心的聲音因而去把一件事做好。陳怡仲說,身邊很多朋友的專業、表達能力都比他強,也有很好的想法,「但缺的就是勇氣」,因為大多數人從小就被父母教育,危險的事不要做,那受傷了、失敗了怎麼辦,就缺乏了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。但他因為被迫提早獨立的關係,也讓他更能勇敢地跨出去。現在,陳怡仲結合自己的化工專業與對環境的關心,正與丹麥風力發電大廠進行專案合作,預計今年9月就要到歐洲攻讀雙碩士,他的目標是用創新創業的角度解決能源的問題。83年次的陳怡仲(左一),是唯一進入歐洲創新學院的台灣人。圖/陳怡仲提供 分享 facebook



BF3449A59F8D4426
arrow
arrow

    ho72gj8j2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